平博体育网址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仁心仁术 致敬“最美医师”

福建举行2025年“中国医师节”活动,20位医师荣获“最美医师”,32项成果获“福建医学科技奖”
来源:新福建客户端、海峡都市报 发布时间 : 2025-08-18 10:26

  N海都记者 胡婷婷 林宝珍

  今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8月17日,由平博体育网址指导,福建省医师协会、福建省医学会主办,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承办的“德馨于行,技精于勤”2025年“中国医师节”活动大会在福州召开。

  大会颁发了2025年福建省“最美医师”,永泰县洑口乡卫生院张兴水、福州市晋安区总医院刘惠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皓鋆、漳州市医院江浩清等20位医师为2025年福建省“最美医师”。

  大会还颁发了“2024年福建医学科技奖”,共有32项科技成果荣获“2024年福建医学科技奖”,其中厦门大学王鑫、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曾永毅2人主持的项目获得一等奖。

 

林海:孩子们的“守护神”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科病房里,有这样一位医生:他扎根儿科临床30余年,成为无数患儿家庭的“生命摆渡人”,他便是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质控科科长,主任医师林海。

 

援藏期间,林海主任医师抢救窒息新生儿

  “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对待病人。”这是林海主任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对待患者不仅要在医疗技术上做到尽心尽力,更要在沟通中付出真心真意。正是这份坚持,让他成为患儿家长心中的定海神针。

  林海主任的“尽心尽力”,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几年前,急诊科来了一位全身多器官衰竭、需要做血液净化的重症患儿,林海主任一守就是42天。那些日子里,他全身心扑在患儿身上,守在病床边时刻关注病情变化,其间连打理头发和胡子的时间都没有。

  这样的坚守并非特例,尽管家就在医院附近,林海主任依旧将值班室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对他来说,“及时赶到”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本能。

  这份对患者的赤诚,也延伸到了遥远的高原。在援藏三年期间,林海主任成功救治了一个出生时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三年后,当他结束援藏工作离开时,患儿一家人特意赶来为他送别。看见孩子从襁褓中羸弱的模样长成了能爬会跑的健康孩子,林海主任和患儿家长的眼眶都发红了。这份跨越千里的情谊,既是对他援藏工作的肯定,更是他尽心尽力对待患者的生动见证。

  2022年3月,他主导创建的亚重症病房在省妇幼保健院启用,成为连接PICU和普通两个病区的“缓冲带”——这里收治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恶化风险的患儿,允许家属陪伴,费用低于PICU,配备无创呼吸机等设备,医护人员均有PICU工作经验。

  “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孩子病重了再抢救,而是把风险掐灭在萌芽里。”林海主任带领团队创新“干预前移”模式,及时识别,及时干预。一年以来,约100名患者在这里转危为安,其中不乏外院不敢收治的28周早产儿、坏死性肠炎恢复期患儿……

  在团队管理中,他常对年轻医生说:“儿科是‘哑科’,要多一份爱心、耐心、细心。”正是这样的坚守,从医30多年,他始终保持着“零投诉”,用生命守护生命。

 

许宁:千番精雕琢 刀下护功能

  “最美医师”许宁,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泌尿外科学科方向带头人,不久前入选首届“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许宁主任医师在准备机器人手术

  自2004年起,许宁便扎根泌尿系疾病临床诊疗一线,专注于泌尿系肿瘤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在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等泌尿肿瘤微创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迈向机器人手术时代,许宁精准捕捉这一变革契机,借助机器人高度精准、灵活、清晰的优势,结合自身丰富的微创手术经验,不断挑战复杂泌尿系统手术。截至目前,他个人主刀的机器人手术已超千例。

  传统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往往面临尿失禁等并发症,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不仅要切得干净,还要让患者活得有质量。”许宁倡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策略,力求肿瘤控制、尿控与性功能保存达到最佳平衡。为此,他在国内较早开展改良前入路Hood技术和后入路Bocciardi技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个体化精准手术。如今,他和团队接诊的早期患者,术后即刻尿控率达80%~90%,相当一部分患者得以保存性功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面对棘手的肾门部肿瘤,许宁及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基于手术策略的肾门肿瘤创新分型,包含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为肾门部肿瘤的精准切除提供了科学的手术方案参考,显著提高了保肾手术成功率。

  在医学创新的赛道上,许宁同样步履不停。他积极推动前沿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主持多项创新项目,全面覆盖泌尿系肿瘤领域,不断探索最新疗法,为患者打开更多希望之门。

  同时,许宁不忘将技术下沉基层,努力推进泌尿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公益活动。他在省内率先开展前列腺肿瘤基层筛查,与近20家基层医疗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专科联盟,培训了500余位基层医务人员,累计完成10000余例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用专业力量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林少俊:用“匠心”改写鼻咽癌治疗史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林少俊主任医师,深耕鼻咽癌诊疗30余载,用多项突破性贡献,为患者点亮希望,更让中国的诊疗经验成为全球同行的重要参考,在国际诊疗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林少俊主任医师(左)在给放疗患者摆位

  20世纪90年代,调强放疗在美国兴起,它就像给放疗“装了精准调控的开关”,可根据肿瘤的形状定制照射剂量,提高疗效并降低放疗并发症。该技术成为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2000年后引入中国并开始推广。调强放疗加上系统规范化化疗等综合治疗,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口干、张口困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明显降低。

  林少俊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调强技术的靶区范围仍有优化空间。于是,他带领团队深耕钻研,首创“小靶区勾画技术体系”——通过更精准定位肿瘤边界,进一步缩小照射靶区,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这项创新使放疗副反应发生率降低30%以上,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8年,这项成果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临床突破的基础上,林少俊进一步推动鼻咽癌诊疗标准化。他牵头制定的《鼻咽癌临床靶区勾画及剂量设计指引国际指南2024版》,被全球14个国家的顶尖专家认可,被誉为“改写鼻咽癌治疗史的里程碑”。他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牵头修订的UICC/AJCC第八、九版鼻咽癌分期标准被国际指南采纳,使中国分期体系与国际接轨,年惠及患者超10万例;以第一作者在顶级刊物发表的“鼻咽癌个体化放疗”研究,被写入鼻咽癌诊疗规范并全国推广。

  “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这是林少俊常挂在嘴边的话。曾有一位复发的鼻咽癌患者病情危急,他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调整放疗方案,最终成功控制住肿瘤,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生机。如今,经他和团队治疗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9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治愈的数千名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团队成果在全国50余家三甲医院推广,他说:“我们的目标是让鼻咽癌患者像健康人一样长期生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