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记者 杨世嘉 特约记者 李雅 通讯员 张玉辉
在服贸会上,厦门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蔡成福(中)向参观者介绍中药月饼等药食同源产品。
在服贸会上,厦门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常静玲(左)作客直播访谈节目。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第4次亮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向全球客商递出中医药“厦门名片”。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和福建省唯一的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该院正积极发挥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的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优势,以开放格局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明星产品”精彩亮相
走近服贸会厦门市中医院展台,悠悠草药香扑鼻而来。百合滋阴汤、干姜温阳汤、茯苓化湿汤、补心安神饮等养生饮品,以及中药月饼和珍珠五白面膜粉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参观者和客商驻足体验,成为了展台上的“明星产品”。
“从没想过中草药茶是这样清爽的味道。”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参观者品尝完医院展台上的清暑益气茶后发出感叹,“听说它还有许多功效,真是令人惊喜!”
该院展台上的26种中医药特色产品以及众多防病治病特色院内制剂,吸引了许多外国参观者的注意。他们兴致勃勃地向展台边的工作人员咨询着这些中医药产品和制剂的独特功效,并拍照记录。
厦门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蔡成福介绍,今年是该院第四次参加服贸会,他们准备了丰富的中医药实物和互动展板,旨在全方位展示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两个中心、三个基地”(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质量教育培训中心,高层次国际研究基地、高品质康养旅游基地、高水准文化传播基地),沉淀积累的建设成果。
传统智慧焕发新生
除了“明星产品”外,厦门市中医院的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也受到了服贸会参观者的欢迎。一位德国友人在展区体验完推拿按摩后,竖起大拇指说:“我的肩膀一下子就舒服了,中医推拿按摩的效果真是太好了。”
据介绍,该院推拿科戴秀霞团队近年来提出“柔法调脏腑、无痛愈身心”的脏腑推拿技术方案,致力于用多种中医疗法解决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失眠等健康问题。蔡成福表示,中医药人的守正创新是要守住辨证施治的根本,让传统技艺适配现代需求。厦门市中医院的这些创新疗法,让中医“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思想变成了公众可接受、可验证的现代诊疗方案。
同时,该院也将守正创新的思路用在了把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上,让数智赋能服务能力升级。据介绍,厦门市中医院近年来深耕医疗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优化,构建了“物理+数字”双轮驱动的诊疗服务拓展体系,旨在让优质中医药资源既扎根基层又联通云端。在线下,该院与4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联体,开设名医工作室,派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在海沧区的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共享中药房,实现煎药、配送全流程的标准化,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与三甲医院同质化的中药服务。在线上,医院搭建了互联网医院平台,目前拥有超82万注册用户,为30.4万人次提供网络门诊服务,完成药品配送20余万单。同时,医院注重以数智化建设整合跨领域资源,联动出行平台推出“一键呼叫专车”(含无障碍车型),并与物流公司合作降低药品运费,旨在打通便民服务堵点,更好满足患者需求。
在服贸会展区,该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常静玲晒出了厦门市中医院的亮眼“成绩单”:2022年,医院在国家公立三级中医院绩效监测中进入A等级;2024年,医院门急诊量达232万人次、出院患者达6.15万人次……这些数据正是该院让数智化贯穿于诊疗、服务、管理全链条,使之为医院综合实力提升赋能的生动印证。
让中医药“出海”扎根
服贸会既是成果展示窗口,也是合作共赢平台。常静玲表示,厦门市中医院借助服贸会,向国内外展现了中医药服务的硬实力,为中医药“出海”开辟了合作新路径。
“中医药‘走出去’,不能只靠产品输出,更要靠人才、技术、文化合作交流‘三个法宝’。”常静玲说,“目前,我院利用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这一平台,推出了集临床诊疗、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康养文旅、文化传播等于一体的全链条中医药国际化服务,为中医药赋能卫生健康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可落地的‘厦门方案’。”
今年4月,该院接收了来自法国黄家中医药学院的18名学员,进行为期10天的临床实习。这些学员通过“中医实战课堂”参与问诊、查房等课程的学习,并于学成后,将热敏灸、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疗法带回了欧洲。今年9月,又有来自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20名中医学专业留学生来到厦门市中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在中国培养海外中医药人才,更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在国外扎根。”蔡成福说。
在中药制剂标准化方面,该院通过参与闽澳中医药科技合作项目,推动“复方人参皂苷纳米胶束紫杉醇注射液”等创新制剂的研发,相关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外,该院原院长裴晓华主导制定的“冻伤中医诊疗指南”已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为国际冻伤防治提供了中医方案。
在文化交流方面,该院与华侨大学共建了中医药文化推广基地,开发“中文+国医”等融合课程,以中文为载体讲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故事。
今年8月,该院成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医疗合作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是福建省唯一入选该联盟的医疗机构。常静玲表示,未来,医院将不断深化与阿拉伯国家在技术互鉴、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让中医药发展成果在更多国家落地。
“数字蓝图”绽放异彩
在本届服贸会期间,厦门市中医院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愿景,描绘了该院推动中医药数智化发展的蓝图。
蔡成福表示,在智慧医院建设上,厦门市中医院将深化“诊疗—调剂—配送”全链条数字化,扩大共享中药房覆盖面,优化智能审方、精准煎药算法;在中医药大数据研发上,医院将联合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等机构,建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金砖国家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整合多地区药用植物信息,为国际科学研究提供支撑;在打造国际数字化服务平台上,医院将建立多语种中医药在线教育平台、多语种文化数字资源库等。
面对中医药“出海”国际认知差异与标准不统一等挑战,该院制定了清晰的策略:一方面,通过既有的国际研修班等途径加强交流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用实实在在的案例和可感可及的体验让海外群体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另一方面,持续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用数据证明中医药疗效。
蔡成福表示,第四次参与服贸会是新的起点,医院将以实力为基、创新为翼、开放为桥,让中医药智慧在全球服务贸易浪潮中绽放异彩,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多“厦门方案”。
图片由厦门市中医院提供